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1. 介质选择:根据实验所需温度选适配介质,需低温(室温至 98℃)时用纯净水或去离子水,需高温(超过 98℃)时用专用导热油,避免用自来水(易结水垢)或劣质油(影响加热效率)。
2. 设备检查:查看外壳、电源线是否有破损,内胆无变形、腐蚀;加注介质至规定液位(通常在液位线之间,不可低于低液位线,防止干烧);确认循环泵、温控面板等部件无异常。
1. 接通电源,打开设备总开关,温控面板亮起后,按 “设定" 键调整目标温度,按 “确认" 保存。
2. 开启循环泵开关,待介质循环 1-2 分钟后,再打开加热开关,避免局部过热损坏部件。
3. 温度升至目标值后,观察面板显示的实时温度,待数值稳定(波动在 ±0.1℃范围内),再将实验器具放入锅内。
1. 运行时实时观察设备状态,若出现异响、异味、温度异常波动,立即关闭加热和循环泵,断电检查。
2. 禁止超过介质最高耐受温度(水不超过 98℃,导热油不超过 300℃),也禁止在无介质时开机。
3. 操作时避免触碰设备外壳高温区域,如需调整实验器具,使用隔热手套,防止烫伤。
1. 先关闭加热开关,待介质温度降至 50℃以下,再关闭循环泵和总电源,拔下插头。
2. 若用的是水介质,放掉内胆中的水,用软布擦拭内胆内壁,去除残留水垢;若用的是导热油,检查油的清澈度,若有浑浊、变色,及时过滤或更换。
3. 用干布清洁设备外壳,去除表面灰尘和污渍,避免液体渗入面板或接口。
1. 每月检查:查看循环泵进出水管是否通畅,有无堵塞;检查电源线、插头接线处是否牢固,无松动、氧化;测试温控精度,若偏差超过 ±0.2℃,联系专业人员校准。
2. 每季度保养:拆下加热管,用软毛刷清理表面水垢(水介质使用场景),若有腐蚀痕迹,评估是否需要更换;检查密封件(如内胆密封圈),若老化、变形,及时更换,防止介质泄漏。
1. 放掉内胆中所有的介质,用清水冲洗内胆(水介质场景)或用专用溶剂清洁(油介质场景),擦干内胆和管道内水分。
2. 关闭设备所有开关,拔下电源线,将电源线整理好收纳;用防尘罩覆盖设备,放置在干燥、通风、无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