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双层不锈钢反应釜维护保养指南一、日常使用后维护(每次使用结束后)1.釜体清洁:待釜体冷却至常温(≤40℃)后,用中性清洁剂(如洗洁精稀释液)配合软布或海绵擦拭釜内壁,避免使用钢丝球、砂纸等硬质工具,防止刮伤不锈钢表面;若残留难清洁物料(如高粘度树脂),可先用温水浸泡10-20分钟后再擦拭,禁止用强酸/强碱溶液直接清洗(316L材质可耐受弱腐蚀,仍需避免长时间接触)。2.密封件检查:观察机械密封处是否有渗漏痕迹,若发现轻微渗漏,可适当紧固密封压盖(力度均匀,避免过度拧紧导致密封...
 
                    不锈钢双层反应釜选购指南不锈钢双层反应釜作为化工、制药、食品等行业的核心生产设备,其选型需结合实际工况与长期使用需求综合考量,以下从五大关键维度提供选购参考。一、明确核心参数与工况需求1.容量匹配:根据生产规模选择容量,实验室小试可选5-50升,中试及量产可选100-500升;需预留10%-20%的扩容空间,避免物料反应时溢出或搅拌不充分。2.温度与压力适配:确认工艺所需温度范围,常规型号控温-10℃~300℃,若涉及超高温或超低温反应,需选择带特殊保温层或耐温材质的定制款;...
 
                    旋转蒸发仪工作原理解析旋转蒸发仪作为实验室常见的液体分离设备,核心是通过“降低溶剂沸点+增大蒸发面积”的组合方式,实现高效的溶剂蒸发与回收,其工作流程围绕真空系统、旋转驱动、加热与冷凝四大核心模块协同展开。从整体工作逻辑来看,旋转蒸发仪先通过构建真空环境降低溶剂沸点,再借助蒸发瓶旋转形成液膜扩大蒸发面积,随后利用加热浴提供蒸发所需能量,最后通过冷凝系统将溶剂蒸汽转化为液态回收,全程实现低能耗、高效率的液体浓缩或溶剂分离。在真空系统环节,设备通过真空泵与密封管路连接,抽出蒸发瓶...
 
                    不锈钢反应釜行业标准规范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不锈钢反应釜(以下简称“反应釜”)的术语定义、材料要求、设计规范、制造与检验标准、安全要求、运行维护及认证合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以不锈钢为主体材质,用于化工、制药、食品、新能源等行业进行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密闭式容器,涵盖容积30ml-5000L的实验室及工业用反应釜,包含立式与卧式结构,涉及常压、承压及真空工况。二、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重要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旋转蒸发仪行业通用技术标准一、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蒸发瓶容积50mL-5000mL、真空度≤2mbar的旋转蒸发仪,涵盖化学、化工、生物医药等领域的科研及小批量生产场景,适配易挥发性溶剂的蒸馏分离与回收需求。二、核心性能指标(一)真空与密封系统1.真空度控制:常规机型真空度应≥95kPa,高真空机型可≤3kPa,设定真空值时实际偏差需≤±0.5mbar。2.密封性能:采用聚四氟乙烯(PTFE)与氟橡胶等耐腐蚀材质密封,10mbar真空度下30分钟内压力升高≤1m...
 
                    200L双层玻璃反应釜作为中试与生产的关键设备,不仅体现在全程可视的反应过程,更在于长期稳定、安全的运行性能。玻璃材质虽耐腐蚀,但易受热应力、机械冲击与密封老化影响。科学、系统的定期维护200L双层玻璃反应釜,是延长寿命、保障实验安全的核心保障。一、日常清洁与外观检查(每次使用后)反应结束后,立即用适当溶剂(如丙酮、乙醇、去离子水)清洗釜体内外壁、搅拌桨、釜盖及接口,去除残留物料。严禁使用金属刷或硬质刮刀,防止划伤玻璃表面。检查釜体有无裂纹、白点(应力痕)、划痕或腐蚀点,尤其...
 
                    科鑫仪器旋转蒸发仪选购指南选购旋转蒸发仪需围绕“需求适配、操作便捷、性能可靠、性价比优”四大核心,结合自身样品处理规模、实验场景及预算,精准筛选合适设备,避免功能冗余或性能不足。一、先明确核心需求:匹配处理规模与场景1.按样品量选容量:◦实验室小批量研发(单次≤1L):优先选1-2L机型,体积小巧、占用空间小,适合频繁更换样品,性价比更高;◦中试或批量处理(单次2-10L):可选5-10L机型,兼顾效率与灵活性,如50L机型仅推荐用于化工、制药等大规模连续生产场景,避免小需求...
 
                    高低温一体机介绍:工作原理与操作维护指南一、工作原理高低温一体机通过“制冷+加热”双系统协同运作实现温度控制,核心组件包括压缩机制冷系统、电加热模块、循环泵、控温传感器及智能控制系统。制冷时,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为高温高压气体,经冷凝器散热冷凝成液体,再通过膨胀阀节流降压,进入蒸发器吸收热量,使循环介质降温;加热时,电加热模块直接对循环介质加热,避免局部过热。循环泵推动降温或加热后的介质在设备与外部反应体系间流动,控温传感器实时监测介质温度,智能控制系统根据设定值自动调节制冷或...
